康养阳泉
山西的大院——银元山庄(张家大院)

银元山庄位于山西东部阳泉市西郊3千米的平潭镇官沟村,又名张家大院,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地面建筑24,00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8,000平方米,有院落11套,窑洞125眼,瓦房185间。山庄坐西向东,整个院落沿菜山下30米高、75度斜坡的石崖上卧山而筑,落差50米,10层建筑整齐划一,随形生变,错落有致。入庄斜坡(银元坡)长133.8米,是张家八世祖张士林于民国九年(1920)以工代赈修建而成。院落分上巷、下巷两级通道。上巷有三级式四合院,下巷有六级式四合院,层层成楼,层层有院,在上下院落之间有地道相通。主要建筑的布局相仿,有倒座、垂花门、拱券窑洞和上房,在每个院落都有大量的砖雕、木雕、石雕以及题******匾。

“银圆山庄”这一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张家大院兴盛的时候。民国九年华北大旱,平定县责成官沟张家筹办西乡赈灾事宜,张士林为了让赈济的几千块银圆真正分到受灾人的手里,就想出一个以工代赈的办法,决定出资整修入庄的南北坡。因为这是一次赈灾的举动,身体强壮的工钱自然不低,老幼体弱的工钱也不能少,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救灾款就真正发到了群众的手里。事后结算,南北坡上的整修石料平均每块折合大洋一块。度过饥荒的人们感念张家的恩德,就把这道坡叫成了“银圆坡”,“银圆山庄”也因此得名。

张士林的远祖是明末清初由当时属于平定州的阳泉赛鱼迁居官沟的张文秀。张家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到清道光至民国初年,进入鼎盛时期。***繁荣的时期,张家资本达到30万两白银,大小商铺遍布全国。可以说张家是由商而富、农商结合的豪富人家。后来由于疏于管理,用人不当,导致了张家商业的衰退。到张士林时期,官沟张姓得到***后一次振兴,期间办私塾、兴学校、赈灾民、争矿权。此后,张家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导致一步步走向衰弱。

张家宅院的修建始于清代中期,大约定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来由于战乱频仍和文革浩劫,张家宅院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